我市3名残疾人火炬手参加十四运会和
残特奥会铜川市区站火炬传递

发布时间:2021-08-27 10:22

  8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八届全国特奥会火炬传递第六站在铜川市区内传递。铜川市区站火炬传递的起点是新区阳光广场,终点是铜川体育场,传递路线总长4.8公里,来自各行各业的67名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刘爱玲、李友谊、王军侠3名残疾人火炬手参加了传递。

  第11棒火炬手刘爱玲(肢残):中国作协会员,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省文化厅百人计划入选者,2018—2020年度市级拔尖人才,铜川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她身残志坚,多年来坚持创作,用手中的笔书写美好,书写铜川地域文化,为宣传铜川提升城市影响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文学作品《把天堂带回家》《米家村九号》《上王村的马六》等数十次获得全国及省市级奖项,并入选多种选本。在全国各类文艺期刊发表出版作品200万字。先后获全国自强模范、陕西省自强模范、铜川市第八届青年十杰、首届“书香女人”获得者,受到国家人事部及残工委、陕西省残联及残工委的表彰,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这已是我第二次参加火炬传递,非常荣幸!2008年我就在西安城墙上参与了残奥火炬的传递。13年过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铜川更是成长为好人之城、宜居之城、温暖之城。通过参与这个活动,使我感受到了生命层面的尊重与关爱,展示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美丽全运幸福铜川,身在其中,非常好,非常开心!”完成火炬传递后,刘爱玲激动的说。

  第19棒火炬手王军侠(听力残疾):宜君县太安镇马场村显神洼组村民。身残志坚的她积极响应产业扶贫开发号召,始终奔走在创业就业的第一线,坚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强不息,开办了“宜君军侠农家乐”,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搅团王”。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自强模范”、2020年陕西脱贫攻坚奖奋进奖、陕西好人”、“铜川市三八红旗手”、“宜君县励志脱贫道德模范”称号。
  作为一名听力残疾人,王军侠在火炬传递结束后用笔和纸写下了自己激动的心情,“非常荣幸能作为火炬手参与十四运铜川站的火炬传递,我感到非常的激动!我能有这次机会,离不开各级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感谢市执委会的认可,我感到莫大的荣幸。我将把火炬传递的激情转化成不断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动力,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勤劳致富,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23棒火炬手李友谊(肢残):铜川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水利工程师,陕西省肢协副主席,铜川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多年来,他以带动、扶持、帮助残疾人为己任,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热心助残,心系群众,建言献策。先后荣获陕西省第三届残运会乒乓球TT8组单打冠军、跳远A2组亚军,陕西省第四届残运会乒乓球TT8组单打亚军、团体第三名、标枪A2组第三名,陕西省第五届残运会乒乓球TT8组单打冠军、团体第三名,陕西省第六届残运会乒乓球TT8组团体冠军、单打亚军,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先后被授予陕西省“自强模范”、市级“劳动模范”、耀州区“劳动模范”、“陕西好人”、“中国好人”、铜川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
  李友谊参加完火炬传递后激动的说到,“作为一名残疾人,非常荣幸成为十四运和残特奥会火炬手,当我手擎火炬迈开步伐的时候,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瞬间在我的血液中沸腾。火炬不仅象征着梦想和激情,它更是一种责任。我会用手中的火炬传递爱心、传递真情、传递文明。希望通过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成功举办,激励更多残疾人朋友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和人生的挑战,做生活的强者,创生命的奇迹,在展示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点亮梦想、为爱起航”的华章在此刻奏响铜川大地,3名残疾人火炬手满怀热情,高举象征希望与梦想的圣火,穿越在生机勃发的铜川大地上,充分展示了残疾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点燃了全民参与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激情。




网络编辑: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
信息审核: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